羊毛衣的穿搭選擇與色系挑選

山女孩Kit穿搭學

羊毛衣是什麼?

長一輩的大哥大姐聽到爬山穿羊毛衣,心中就會浮現厚重毛線衣、或是貼身衛生衣的畫面。。許久之前,羊毛的製作工法與纖維長度可能都有限制,能把羊毛衣做到又輕又暖,穿著羊毛上衣去爬山,是爸爸媽媽那個年代從未聽說的事。

山女孩

這樣的觀念在最近這幾年已經普遍被正名。羊毛這天然材質的好,溫度與溼度優秀的控制,又能保持涼爽防止異味,襪子選擇羊毛襪已經是毫無懸念的選擇,而羊毛底層衣從一開始需要大家接受,到大受歡迎,也都只是這幾年的事情。

山女孩

羊毛衣的時代已經來臨,而面對各個廠牌的各種材質:美麗諾羊毛混天絲、美麗諾羊毛混聚酯纖維、美麗諾羊毛混化纖、美麗諾羊毛包紗、美麗諾羊毛填充,各式各樣的技術應用在這可以堪稱是第二層肌膚的底層衣。

山女孩


    一件薄薄的、所費不貲的上衣,到底應該怎麼選擇與多元的穿搭,就已經不是「買不買」的問題,而是買了以後要「如何搭配」了。

女生比較怕冷?

山女孩

當然冷熱體感是個人主觀感受性問題,世界上有關男女的體感差異說法不一。女性體脂率比男性更高,照理來說應該要比較不怕冷,但就是因為肌肉量比較低,基礎代謝率也比較差,產熱能力相對弱,可能就是女生比男生怕冷的原因,也有種說法是女生的體感溫度會比男生低4度左右。

山女孩

有時候男生穿一件短袖就可以的天氣,女生可能需要長袖(當然是指冷熱感覺屬於一般女生體質,而非那種超級怕熱型)。如果以羊毛衣來說,男生可能選擇美麗諾羊毛與聚酯纖維比例約莫各半的款式就可以,我可能就需要羊毛成分比較高的款式。而在台灣來說,男性最少選擇的100%羊毛厚底層衣,卻是我出場最多次的底層衣。

山女孩

因為體感差異而產生的細微感受,而改變挑選策略,就是我真正想要寫這篇經驗分享的原因。在山上衣物的選擇上,多年來的累積,我自己也有很深刻的感覺。

    對於我來說,我在底層衣的選擇上跟睡袋的選擇是差不多概念的,我比較重視的是所謂的體感溫度。目前台灣中央氣象局採用的公式,是R.G.斯戴德曼在1984年發表的《體感溫度的通用公式》:體感溫度 = (1.04 × 溫度) + (0.2 × 水氣壓) -(0.65 × 風速) – 2.7。

山女孩

體感溫度與濕度、風速、日照、和人體都有關係,雖然這是一種簡化粗略的量化方式,加上每一個人對冷暖的感覺不盡相同,但對我來說,覺得還蠻可以當作參考的。畢竟在平地上無法感受海拔三千的溫度,使用體感溫度當一個參考值的話,就可以依照不同的數字,選擇當下合適的裝備。

山女孩

台灣的高山,尤其是稜線上,幾乎都是屬於多風、濕度高的山區。若是冬天,通常在這樣的氣候,我選擇的底層衣就會在往上暖一個等級。

若以Smartwool在台灣販售的羊毛衣系列,我們可以用三種款式來做簡單的大類分項:

  • NTS 250 羊毛衣
  • Merino Sport 150 塗鴉長Tee
  • Merino Sport 150 塗鴉短Tee

    而保暖度絕佳的系列「NTS 250 羊毛衣」,就是我雪地與冬季的唯一選擇。我們來看曾經應用在什麼樣的場景,又是如何穿搭!

2019年中央尖冬季

    中央尖的特殊地形,需要溯溪與過溪,大部分會選擇冬季的時候攀爬,因為夏季時的水量較多,多數時候無法橫渡。但冬季上百岳本來就是個苦差事,因為冷,需要攜帶的衣服和裝備就會跟著多,食糧的部分也會增加。

 又因為要過溪,避免穿長褲濕透反而引起體溫下降,通常會在要過溪的那天,下半身穿著短褲,上半身穿NTS 250 羊毛衣,甚至搭配毛帽或是手套,增加核心的溫度,來消抵下半身因為行程而無法保暖的狀況。

    這也可以應用在其他冬季百岳穿搭的行程上。如果你選擇了短褲、短裙與壓力褲的搭配,在保暖度的考量上,上半身穿的要比平常的行程暖一階,通常都會有很好保暖的效果。

2019年美國JMT雪地

美國JMT步道平均高度在3,500~3,800公尺左右,因為緯度高,所以常常有大雪年的時候舊雪未融新雪又降下的狀況,而2019年就是幾十年來難得一見的大雪年,我們雖然是七月出發,但是整條路徑都是雪地。

    當然冰爪冰斧必備外,在強度這麼高的路段,輕量化就變成是唯一的方式。我帶了兩件羊毛衣,一件比較薄的是睡覺用,因為還有帳篷與睡袋,保暖度可以降一階。但行進間的除了NTS 250以外,甚至都需要再穿上一件軟殼外套才能禦寒。

另外在海拔比較低的地方,也有融雪殘冰的溪流需要橫渡,這又和中央尖山的狀況是類似的,所以上身的保暖度只要做足,其實下半身可以選擇方便性與輕便性高的短褲穿搭即可。

而文章一開始有提到,女生的體感溫度一般來說會比男生更需要保暖。但女生之間也是有差別的。像是YO她怕冷的程度比我還要誇張,明明睡袋都已經比我還要高階,甚至還會多穿一件羽絨衣睡覺,但晚上仍然是睡到要失溫。所以到最後,我們縱走的運動量大,肌肉變多,消耗的熱能又更多,大約從第11天開始,我的寶物NTS 250只好借她穿,免得她在行程中著涼。

2021年雪山雪季

每年新年都要上雪山,這天是一月一日。有漂亮的展望與洶湧的雲海。這年在大山上很快就降雪了,景色也和往年都不相同。

從上面的照片可以看到,才過大水池沒有多久的松針路徑上,就有殘雪未融。我特別喜歡淺色或是亮色的NTS 250,因為穿著淺色的上衣,在拍照的時候會自然成為柔光板,幫臉色打上柔焦。

毛帽的部分最好的搭配是跟著上衣的顏色走,就像是襪子的顏色是跟著鞋子的色系走一樣,所以這時候選擇同一色系的上半身穿搭準沒錯。這件羊毛衣的圖案我超喜歡!少見的優雅圖騰,也是當初買下它的理由。在戶外穿搭上,我都盡量不受限過往經驗,其實不一定是素色才好搭配,滿圖騰的上衣,有時候會穿出驚艷的氛圍。

2022年雪山雪季

這次的新年雪山,大概氣溫五度左右,沒有去年這麼冷,行進間不會穿太厚,也選擇了短裙的搭配。當然啟登還沒有暖身前,一定都比較冷,這時候就可以戴毛帽或是手套來加強保暖的效果。這次的羊毛衣我選擇亮眼的珊瑚粉色,這是今年戶外我覺得最時尚顏色。不像粉紅色太少女、又不會像紫色太保守。這顏色只要穿上去就會有日系的可愛感,就算是素顏也可以襯托好氣色。

這次也是「上衣與帽子的色系搭配」技巧示範呢~只要選擇帽子與上衣差不多顏色,就可以創造出「系列感」。因為在山上,視覺體積最大的是上半身,所以只要定調上衣的顏色,幾乎就能夠為整體搭配定調。若這次想要走日系明亮風,只要選擇輕盈的色系,很容易營造出來清新感。

當然也別忘記之前說「鞋子與襪子的色系搭配」技巧。這次是選擇奶茶色的Salomon XUltra 4,我就選擇淺灰白色的Smartwool的襪子搭配。很多人會習慣襪子跟著褲子的顏色挑選,但我覺得在視覺上會容易產生截斷感,好像鞋子是鞋子,和整體的穿搭沒有關係似的。

    我盡量把鞋子一起納進來下半身考量,尤其是顏色與款式,會做一個整體的延伸感。特別的色系的部分,只要符合端搭技巧,看起來就會讓腿顯得更長。這技巧男生也適用!畢竟大家都希望自己看起來比實際身高高吧!

有透氣的羊毛衣嗎?

除了天氣寒冷的時候穿100%美麗諾羊毛衣之外,在夏天更可以選擇美麗諾羊毛混紗的羊毛底層衣。Smartwool推出了Merino Sport 150,比例上是56% 美麗諾羊毛,混合44% 聚酯纖維。這種布料擁有美麗諾羊毛的濕氣管理、溫度控制、抑菌抗臭的優點,又與聚酯纖維耐用與快乾的特性結合,成為適合台灣四季的一件萬能底層衣。

不僅是春秋上山合適,就算是夏季大熱天也可以穿著,最棒的優點,就是長途縱走行程最能顯現,只要輕鬆的水洗晾乾,隔天一早就可以全乾。年初的山海圳七天的行程,天氣大好每天都爆汗,所以一抵達住宿點,我就洗澡時順手洗起來扭乾,南部的太陽一曬,隔天輕輕爽爽的上身。

  背包裡只要有一件Merino Sport 150,根本不需要多帶衣服,足以應付多日的行程。質量輕(不超過150克)、透氣、容易洗滌快乾,就算是爆汗,也可以保持長久穿著不易產生異味。

  Merino Sport 150我共有兩件短袖、兩件長袖,因為有些圖案實在太可愛了,變得開始有搜集癖!不過很想要敲碗Smart Wool,Merino Sport 150塗鴉系列可以多些淺色款,這樣春夏搭配的時候會更明亮:)

2022年山海圳

2022年新年就馬上出發的山海圳,雖然是冬天,但從豔陽高照的台南海邊啟程,氣溫真的就跟夏天一樣。每天至少灌3公升的水不說,全身上下從內衣濕到背包,無一倖免。太久沒有走平路了,幸好這次帶了短袖,不然真的會被南國的烈日曬乾。

有時晴有時雨,是台灣標準的郊山氣候。這次七天的行程,一天上下的爬升是家常便飯。幸好Merino Sport 150的自動控溫超強,涼的時候有保持體溫的效果,熱的時候可以快速排汗。

Merino Sport 150的版型較寬鬆,像我上圍比較豐滿,也不會太過曲線畢露,太有女人味的設計我真的完全不行啊~版型上領口挖得比較低,在視覺上也會有比較輕鬆的感覺。下擺與袖長都做了調整,於是會有上半身顯瘦、修飾手臂蝴蝶袖的效果。

山海圳177公里全段走往偏鄉部落,每日住宿的地方都非常樸實簡單,並沒有烘乾機或是豪華大陽台這樣的設計。不過沒有關係,Merino Sport 150質量輕薄,就算是在窗邊,半日就會乾透。如果早上要穿的時候還有點濕氣,可以用吹風機吹個五分鐘直接上身,大概穿10分鐘後,體溫就可以使衣服乾爽了!

這件深藍色的圖案是我的戰利品中最喜歡的。女生的底層衣的塗鴉過往幾年比較秀氣纖細,不過這一兩年有一些中性的日出大景、山岳稜線,是我最喜歡的元素,所以就開始收集的深淵,我自己不斷引火自焚。

2021年的小關山神池

小關山林道已經關閉許久,出發想說沒有辦法開到林道,那就多走15公里進去。想不到2021年11月去的當天,林道剛好開放!不過林道還是非常泥濘,崩塌的路段雖然修復了,不過感覺只要幾場大雨,仍舊有落石的可能。為了安全起見,我們把車子停在17公里寬闊處,仍然是多走了10公里的林道進去登山口。

  11月中在山裡差不多5~10度,但因為那天神池是難得一見的滿水位,而營地後方的水源處簡直變成大瀑布,溪谷的風與濕氣,讓營地的溫度比其他的地方都冷上3~4度。一抵達神池搭好營,馬上換上長褲準備上小關山。

這件Merino Sport 150塗鴉長袖是男生版的S號,因為少見素色只有手臂有LOGO的設計,覺得帥氣兒購入。不過因為我個子太小,就算是男生的S,我穿起來也比oversize顯得更oversize。建議身高約莫165公分的女孩再嘗試。因為我原本想說改衣長,至少適合裡面穿緊身褲(因為衣長差不多已經到了屁股下方),但修改阿姨說這種質料不太適合修改,改過就不會這麼漂亮。


    也可以嘗試像我寬鬆的穿法,紮進去褲子裡,不用擔心褲頭那邊會擠擠的,Merino Sport 150的質料很輕薄,比塞進一件棉T還要無感。

2021年八大秀

12月的八大秀充滿的聖誕的氣息,經過八通關大草原後,就是一路舒坦的松針林道,散落全林道數千顆松果,在陽光的照耀下像一顆顆寶石。這次反常的好天氣,白天異常的炙熱,但到了晚上又快速的降到零度以下,有曬到太陽的地方熱到流汗,但只是走到旁邊的樹蔭又馬上冷了起來。

我特意選擇了長袖的Merino Sport 150女生版穿搭,因為這次行程的需求,想要搭配一件行走間的保暖外套,希望在下襬的部分可以輕鬆的拉出來以外,也希望在手臂的部分包持正常的緊度,這樣就算是穿上外套,也可以在視覺上感覺手臂纖細。

這件短袖的羽絨薄外套與長袖的Merino Sport 150搭配,非常有日本女生的穿搭感。只要掌握住層次與色系的合適性,就可以輕易的穿搭出自己想要的風格。

黑色的Merino Sport 150背後靠近領口的地方也有可愛的小人!就這就我最喜愛的Smartwool經典標誌。

這次收集的塗鴉是滑雪纜車!其實我很少黑色的衣服,但是白色的雪山稜線和纜車的插畫實在太吸引人,而且這樣的圖案配色也只有一季,之後不會再出。

看了以上這麼多的穿搭,是否也覺得自己的衣櫃少了一件羊毛底層衣?若你還沒有入手,建議可以先從Merino Sport 150的塗鴉長袖開始下手,它既抗UV防曬又保暖,不只有在山上穿、山下穿著也完全不違和。若你已經準備在最近上山的話,那麼NTS 250 就可以搭乘你的保暖法寶!

    希望大家都能穿的舒適穿的溫暖,在每一座山上好好保暖的同時,也能隨時拍下自己帥氣又可愛的穿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