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凌晨,因為旁邊要去主峰的學生商業團太過興奮,一早起來鬧哄哄的,我們原本想要睡到自然醒在山莊外看日出的計畫作罷,一同早起往東峰前進。
 |
天黑出發時的合照 |
 |
背著包包的我瘋狂奔跑中 |
今天的天氣比昨天還好,天氣一點也不冷,大家要下山都好心情(所以為什麼要上山呢XD),很快走到停機坪的時候,還非常幼稚地重裝跟宋先生比賽賽跑,看誰先到東峰頂,不過當然是輸給他〜
 |
太陽剛好躲在雲後面~哭 |
 |
稍稍露出臉來,但馬上又被遮住了 |
睽違七個月又上來東峰,雖然是不久前,都還記得那時候根本是胎兒班,連幼幼班都稱不上了。現在在嬰兒班稍微懂了一點山林的知識,透過很多前輩的指導還有阿泰的分享,對路線或是裝備都有多一點了解,因為這樣覺得更能享受沿途風景(現在又把上一篇在黑森林小迷路的事情忘了∙∙∙∙∙)
 |
美麗的黃金草坡 |
去年十月在哭坡看到美麗的南湖大山日出,心裡超級感動,從那天開始心心念念著一定要在上來雪山一次。記得那天天氣晴朗、美麗的芒草和秋天涼爽的風,當然還有很多沿途問我們要去哪裡的大哥大姊∙∙∙∙,我們一行人都超不好意思說只到東峰。
 |
在哭坡等待日出(2015.10) |
 |
(2015.10) |
 |
當天蠻冷的,說說笑笑發呆等待(2015.10) |
 |
像極了國畫中的潑墨山水(2015.10) |
 |
大合照(2015.10) |
 |
(2015.10) |
 |
陽光乍現時令人驚豔的光線(2015.10) |
 |
這是我看過最優美的一次日出啊~(2015.10) |
 |
(2015.10) |
 |
每次大家都睡成一片,這次才從七卡上東峰耶(2015.10) |
 |
去年Maki有來,這次缺席好可惜(2015.10) |
 |
(2015.10) |
 |
等泡麵(2015.10) |
去年十月在東峰一樣不改我們這群人愛吃愛睡的症頭,宋先生馬上煮了一包泡麵被眾女生分食,不知道為什麼一到高山就好想喝泡麵湯……
 |
展望很美,我自己一個人往停機坪走去(2015.10) |
 |
(2015.10) |
上東峰的時候遇到三位帶著超大砲的山友攝影師,請好心的他們幫大家合照之後,我還厚顏無恥的要求看看他們幾十萬的照相機…..後來才在FB的台灣百岳版知道幫我們合照的原來是有名的段小豪前輩!但只能說山友們真的都人好好〜
 |
謝謝段小豪先生幫我們拍照:)(2015.10) |
 |
假嗨照,宋先生的臉好尷尬(2015.10) |
 |
很急著下山開心的臉 |
 |
超好吃能量棒! |
這次我們一起享用缺席的Maki為我們準備的手做穀物能量棒,做法非常簡單,大家在家裡都可以自己做喔!自己手工做的既衛生又營養,還可以添加自己喜歡的風味,以下是Maki的穀類能量棒食譜:
材料:
1. 燕麥穀物(市售即可,再另外視口味添加葡萄乾或是杏仁之類的穀物)
2. 麥芽糖三大匙
3. 蜂蜜三大匙
4. 椰子油三大匙(可用橄欖油替代)
5. 砂糖少許
6. 鹽少許
7. 可可粉少許(若要變成巧克力口味再添加)
作法:
1. 將麥芽糖砂糖蜂蜜可可粉以中小火溶解在一起,不需要滾到冒泡
2. 溶解的異體加入賣麵穀物類一起拌勻
3. 稍微成形後放入烤盤160度烤20分鐘
4. 放涼後切塊狀方便攜帶
小撇步:
1. 麥片類要放的多一點才有辦法成型,我們第一次的實驗品因為放太少,天氣一熱就成塊攤在袋子裡了
2. 鹽要記得放,肚子餓的時候甜甜鹹鹹最美味!
 |
廣告照,Maki來創業啊~ |
 |
大家吃飽上路! |
這次雖然沒有看到精采的日出,但十分鐘的黃金草坡還是重新為我們注入精力,大家精神抖擻地往登山口下山。沿途就是我最喜歡的雪山林道,這次大家都很精神抖擻沒有拍照一直往下直衝,只好來放一些去年走走停停的歡樂照片。
 |
(2015.10) |
 |
去年似乎比較胖…..(2015.10) |
 |
(2015.10) |
走到七卡的時候上廁所整裝脫衣服,天氣太好超級熱。在七卡門口拍下最後一張合照,這是最後一次跟宋先生一起爬山,現在的他已經到澳洲的伯斯展開新的冒險人生,希望宋先生在澳洲能賺大錢買露營車,明年我們就可以開車一起去hiking了!!!
 |
宋先生澳洲一路順風~~ |
 |
(2015.10) |
 |
(2015.10) |
同場加映
Nap Pack只有48公克,登山的時候你可以先把它當成10L的收納包,收納體積較大的羽絨外套或是多帶的一件衣物,需要登頂的時候再拿出使用,完全不占任何空間。
它的肩帶可以調整長度,是使用Lineloc和5mm寬度的聚丙烯帶作為長度調整的一部分,並且在肩膀附近使用寬的尼龍帶增加乘載力。在容易耗損的地方都有做更牢固的車縫與特殊材質的使用,讓磨損度降到最低。Nap Pack也很適合一般郊外使用,因為
它的外觀不是這麼”裝備”,有點潮的設計加上
輕薄好攜帶的特性,在東京市區或是台北市區、
游泳的時候都帶著它。
 |
開口的設計很有巧思 |
它的收納開口需要兩隻手才能完成,所以我不是很建議放過重的東西,為了方便取用,盡量還是以體積大但重量輕的物品為主。如果硬是要在裡面放一雙冰爪或是三本行銷管理心理學精裝版,那Nap Pack就有點可憐了...
 |
Nap Pack實際背負的情況(2016.04奇萊南華) |
 |
Nap Pack的側面(2016.04奇萊南華) |
 |
天氣熱把外套放在包包哩,容量很大(2016.04奇萊南華) |
 |
Nap Pack實際背負的情況(2016.05雪山) |
 |
迷彩的顏色很有質感,車縫線也很完美 |
我覺得以攻
頂包來說,若是天氣不差並且登頂距離較短時,10L的大小很適合使用。不過要是
登頂的距離拉長,
雖然還
是屬於
輕裝,不過
要攜帶足夠的裝備時,
Nap Pack的設計
還是不太夠用的。
我分別在奇萊南峰、南華山、雪山主峰、郊山等使用,覺得大小適中,只有取水的時候比較麻煩,容量很大,可以塞下一整套雨衣加上大外套,男生的話我比較沒把握,但是如果個頭嬌小女生的衣物,我想應該沒有甚麼問題。
 |
曬包包裡的裝備,有雨衣一套,單眼相機和行動糧與緊急小包(2016.04奇萊南華) |
 |
若想要多元使用也有好搭配的單色款喔!照片出處 |
スペック
サイズ : W380 x H420mm 約10L
重量 : 48g±5g(生地の色とロットによりコーティングの厚みに多少の違いがあるため)
素材 : Silnylon 30D DWR fin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