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的東京馬是我跑過最棒的賽事(是說也沒有跑過幾場),不管是動線、精緻度、細節、接待、應對都是超過滿分的一千分,不愧是世界五大馬拉松之一,日本人的民族性果然適合這種需要高度組織規劃的大型賽事啊~
在寫東京馬之前,想整理一下女生跑步可能會用到的裝備。跑步跟登山一樣,久了以後就可以找到自己最合適的裝備,也會漸漸往輕量化走。裝備只要一減輕,身體的負擔就會變小,速度也可以加快。我也趁這個周末清點一下我的跑步裝備,把已經很少穿的淘汰一下,順便也看看是不是可以替我的登山裝備省點銀子。
下排四種不一樣的頭帶有分季節性的使用。左上紫色螢光粉的lululemon可以雙面使用,材質較厚可以保護耳朵的溫度,可以在冬天跑步的時候使用(如果沒有太陽不想要戴帽子),需要一條這樣的頭帶避免寒風吹頭。右上的黑色迷彩頭帶比較適合春秋天使用,材質較薄但仍有保護到容易流汗的額頭,但後腦杓的部分就是鬆緊帶,比較不會悶熱。左下與右下都是較多人使用的髮帶,我比較不喜歡太細的髮帶,因為我的頭型沒有很圓,有時候跑一跑髮帶就往後嚕要一直調整,所以左下黑色這種寬一點內裡有防滑效果的髮帶會比較合適。
上排的從左至右的帽子外型差異不大,白色的是2015年東京馬的官方紀念帽,並沒有特別的設計,頭圍的部分也採固定長度的沾粘,像我頭圍比較小的就可能不合適,還是要現場試戴一下比較妥當。全年可用的是黑色的CW-X,兩邊的透氣網與前面三段式的帽舌戴起來視線良好,帽舌相對比較短一點,這樣可以達到遮陽也可以保持視線的寬闊性。其他兩頂的中空帽我覺得比較適合夏天短程練跑使用,不過雖然夏天很熱戴中空的帽子很涼爽,但是跑久了仍會有中暑的可能(陽光直接照射頭頂)。
 |
帽子翻過來的帽舌部分 |
右二North Face灰色迷彩這頂重量很輕,但是帽圍處並沒有很吸汗。右一Iron Man帽圍採用coolman纖維,排汗透氣的效果很好,帽舌下圍是黑色的設計。這部分我覺得很重要,在夏天跑步時經常會因為太陽太大遮不開眼睛,這部分可以減緩烈日下眩光而引起的眼睛不適感。
短程練跑時我不太會使用腰帶或是手臂袋,不過其實我並不很建議女生使用手臂袋,雖然操作上方便,但是它卻會阻礙手臂擺動的角度。其實女生手臂肌力通常不足,加上手機的重量不輕,我常常從背後看有戴手臂袋的女生跑步時,左右手臂擺動的速度與角度會不同,這樣很有可能會影響上半身肌肉的運用,所以女生(尤其是嬌小的)使用腰帶會是比較好的喔。
腰帶最主要的其實就是放手機跟補給品,長距離練跑時大家的速度不同、手機方便連絡,補給品可以在長距離的練習時給自己體力上的補充。可以視你手機的大小選購合適的腰帶,SPIBEL有三鐵防水款,腰帶的部分寬度有加強、穩定度較好、附有號碼扣,我這張照片放的是基本款(最上面紅色),腰帶較窄,穩定度較差,也沒有附上號碼扣,不過號碼扣一對30塊,另外加上去是很方便的。另外因為經常有長距離(夏天10K冬天15K)以上的無補給練習,這時候我就會自己帶水。台灣比較多人用的是NATHAN這個牌子,有分兩個水壺或是單個水壺,女生來說兩個水壺使用上比較方便(最下方黃色),NATHAN都是背在腰後,單個水壺的話行進間可能需要停下來喬一下角度。
後來我在夏威夷有買FITLETIC 的 Quench(第二條粉紅色)跟FITLETIC HYDRA 12 oz Hydration Belt(第三條藍色),FITLETIC採前扣式,我覺得這樣比放在背後更方便也更穩定,連放置的口袋都變成腰帶的一部分,放回手機或是零碎小東西時空間感覺好。水壺容量較小比較快喝完,水壺就不會總是叮叮咚咚的水聲很惹人厭,使用者體驗滿分。
 |
口袋很寬但是不深~找東西也很方便 |
我平常10K的練跑都是把東西放在短褲裡,我最喜歡的Lululemon run seed short 有很高的評價(1,065 四顆半星),除了設計可愛以外,褲長非常適合跑步(可能有女生會覺得有點短),而且有兩個小口袋,一個較小的在前方、一個有拉鍊的在屁股上方,可以放下鑰匙、shuffle、悠遊卡跟鈔票。因為太喜歡所以買了超過10件不止,充滿可愛顏色與細節的設計應該會讓所有跑步的女孩上癮吧~
 |
請專業的屁股來示範 |
 |
一小部分的露露檸檬 |
 |
沒有內裡的短褲通常材質更輕薄 |
若是全馬的賽事我就不會穿lululemon,會選擇沒有內裡的短褲,因為裡面要搭配壓縮機能褲,有內裡我自己覺得跟壓縮褲在該邊的摩擦感很強,是說也不需要這麼保暖。目前沒有內裡的短褲似乎不是很多,上圖中的CWX跟Nike都有這樣的款式。
另外還有一些比較零碎的裝備也來一一點名一下。左上方的Asics黑色彩點小腿套聽說有壓縮的效果,但我自己比較喜歡壓縮褲、夏天就穿壓縮長襪 。左下方的脖圍非常方便,夏天可以捲在手腕上當手帕、冬天可以圍在脖子上保暖順便擦鼻水。中上是膝蓋可調式加壓帶,我自從換了姿勢跑法以後比較沒有膝蓋的問題所以就沒有再使用了。
中間是愛迪達的太陽眼鏡,雖然覺得戴起來有股陽剛的殺氣,但是跑步時真的無法配戴時尚又明星的一般墨鏡啊….右邊白色的是CWX的手臂袖套,有時候跑步怕冷但是又不想穿兩件可以以袖套代替,熱了就褪下掛在手腕即可。其他就是NIKE手錶(要換了)、Boss耳機、ipod shuffle、兩雙手套。
在日本跑步的時候我沒有再買厚手套,直接戴兩雙。CWX迷彩的手套質料很薄,設計超棒!跑步的時候通常有補給,台灣有番茄、香蕉、柳丁、餅乾等,日本有糖果、蛋糕、麵包,如果直接用手套拿會有點髒也會沾到手套,如果整個脫掉又覺得很冷也麻煩(常常這樣就遺失了),這雙手套是在食指與拇指旁邊開了個小縫,可以讓你自由進出手套,真的是好貼心的設計來著。吃完以後只需要在水站用水稍微洗兩隻手指尖就又可以放回溫暖的手套裡了~
風衣是冬天跑步必備,坊間有各式各樣的質料與功能,Asics這件可以拆開袖子的部分變成背心,我覺得很實用,這是日本限定版。
我私心喜愛Lululemon,它的衣物都有很特殊的女性設計,這件的剪裁非常貼身但是完全不影響律動,跟日本的CWX相比更有女人味。短袖口與短身的剪裁設計,讓下半身的比例拉長,背後與腋下都有摟空的蕾絲,如果只穿顏色鮮豔的運動內衣也很性感可愛。這是多年前在紐約購買,但這品牌有很多類似這樣的設計(絕對不是置入只是我愛買XDD)。
—————-分隔線——————-
不過這篇日誌仍然秉持著流水帳的天性,我就用看圖說故事的方式帶過2015年的東京馬拉松(反正網路上有很多人的分享文),兩次會合點都沒有趕上的yo加上提前手機沒電的我,實在沒有留下多少賽事的過程,我的GPS錶也因為沒電,到後段10公里的時候我無法配速,成績雖然還算是不錯的04:46,但是覺得其實應該可以往前推進至少10分鐘,畢竟我來來回回在銀座尋尋覓覓我的加油旗(還打了兩通國際電話確認會合點),沒有抵達終點的自拍照與擊掌合照不成的遺憾,是應該要在明年再參加一次東馬了。
東京馬的expo如果只有一天的時間逛真的有點可惜,很多東西可以玩可以看,但是要鎖定限定的東西買,不要因為場內人聲鼎沸就殺紅了眼。一般來說除了特殊優惠與官方限定的可以買以外,很多大牌子幾乎沒有特殊的優惠,因為不能退稅,這樣買起來一定比到百貨公司貴上幾成! 我這次CWX就失算,後來算一算應該有差了一兩千塊台幣的差價,所以大家還是要先做功課啊~
紀念Tee滿牆的超催買氣根本無法抵擋,現場缺色缺號的小格子更是讓你覺得不買不行,但是東京的每一個亞瑟士專櫃每個顏色與尺寸都很齊全喔,在百貨公司還可以退稅真的是要哭哭了。
很多有趣的互動活動與遊戲真的是一天玩不完~
我非常興奮的提著滿滿的戰利品等著花錢~~這是排隊結帳的人潮,想要買甚麼一定要先抓在手上再慢慢淘汰,結帳人龍超過30分鐘。
現場很多家球鞋廠商都有提供試穿球鞋試跑的服務,應該要先登記報名。
日本的跑友非常喜歡CWX,排隊進場後搶著各式各樣的小短褲。這次展場主題Heart Beat與彩虹渲染的搭配,色彩飽和的外套短褲一字排開,可愛的日本女孩店員穿著自家的主打商品,整個就是腎上腺素衝到最高,把荷包燃燒殆盡!
 |
各式各樣的水果模型都可以拿起來拍
|
看到餐車超興奮的,原本想說可以休息一下喝杯咖啡,結果只是展場的設計。不過沿途都有發送ASAHI的無酒精啤酒與運動飲料,如果不太怕被人認出來的話可以多拿幾瓶沉甸甸的啤酒吧!
這次選擇的飯店離新宿起跑點走路就可以到,EXPO結束之後就匆匆返回新宿採買早餐與補給,也很興奮的清點裝備搭配。一直猶豫要不要穿新的風衣外套跑步,最後看到隔天早上的體感溫度-1~2度,還是決定穿了。早上起來飄著綿綿的細雨,我的臉因為睡眠不足整個大水腫,所以只好摀著臉拍。
很多人都說可以穿著不用的舊外套扔在現場,但是我不是很鼓勵這樣做,畢竟辛苦志工們還需要在零度左右的氣溫整理回收舊衣服,而且官方也有不斷的宣導大家不要再扔舊衣服了。這次還是有看到不少舊外套,但大部分的人都是穿雨衣保暖。
除了跑步以外的隨身物品全部要塞進去透明塑膠袋中,因為那時候剛好發生伊斯蘭國劫持兩名日本記者人質被殺的事件,那幾天相關影片沸沸揚揚的全頻道撥放,所以安檢非常的嚴格。
跟Yo說再見,從這裡開始只有選手才能進場內囉。身上的紅色雨衣是EXPO 的PUMA贈品,如果覺得日本的透明或白色雨衣太貴可以從台灣帶過來,一看到黃色雨衣就知道是愛台灣的啦~
跑東京馬的日本人幾乎都是自己前來,所以鳴槍前的半小時大家就在原地暖暖身、很安靜的等待。反而有些成團的台灣人大聲地吆喝,其實有時候有點引人側目。像我當時旁邊就站著五六個台灣的男生,一直很興奮的喊口號(12341234)、唱軍歌,當然這樣的熱情也很有感染力,不過因為整場日本人超靜默的氣氛就會顯得有點突出,民情不同吧。
鳴槍之後等了25分鐘以後才通過起跑點,因為這次估的完賽時間有點保守,以後可以把區間時間再推進到04:00-04:30左右的分區,就可以早點起跑,不會留在原地冷風吹了。
 |
這是yo在等我的時候拍的,其實變裝的人不多耶~吐司超人的頭! |
原本跟Yo約在銀座25公里處與淺草寺30公里處的水站會合,在銀座的時候一直找穿綠色外套和拿加油旗幟的Yo,因為人群疊了好幾層很怕錯過,只好邊走邊找,後來還返回頭打了幾通國際電話確認到底有沒有到。以後約的地點可以以店面為主,銀座是一個不錯的會面點,因為會折返跑所以同一個地點可以找到朋友兩次。
我這次才知道原來變裝的日本人並沒有很多,但是只要有變裝的選手,得到大家擊掌與歡呼的紀錄就是百分之百,大砲也經常對準他們,所以看到拍攝點的時候千萬不要猶豫,就賣力往前追趕有變裝的選手吧!在變裝選手前後跑步的話都會連帶被拍到很多照片喔(但對焦我就沒把握了)。
大家盛傳的民間補給這次我覺得還好,並沒有到拿不完吃不完的景象發生,不過可能是因為想要穩定配速的關係,我很少沿著邊邊左左右右的跑,不知道民間補給到底有多豐盛。不過民情不同,日本人的補給大多為甜食,就連補給站也是給糖果跟糖粉,我實在很想吃沾滿鹽的橘子跟香蕉啊啊啊,所以還是自己準備比較妥當啦。
一開頭有提到東馬的成績04:46分,後段因為手機跟手錶都沒有電,在配速的部分看起來應該有往下掉,最後幾公里的海風吹得我感覺應該有零下兩三度,所有的汗都變成蒸氣,整件風衣濕漉漉的緊貼在身上。抵達後並沒有夏威夷初馬的失落感,反而覺得很暢快、很盡興,好像再繼續往下跑到50K也沒問題的感覺。整個領取完賽禮的流程非常順暢,一直到會面區都無須停下腳步或是觀看指示,只要跟著人選走就可以拿到所有的物品,我想這只有日本人才做得到。
親友會面區會高掛氣球,在2號氣球找到淚眼汪汪的Yo,可憐兮兮的說她在東京也是跑了一個馬拉松,一直追地鐵趕我的速度。雖然沒有機會在會面區擊掌或是在終點線留下紀念,但是咬金牌跟穿完賽Tee留念還是要來一下的!照片可以看的出來當下完全沒有疲態,反而比出發前更精神奕奕(可能是太多可愛的日本男孩陪跑了,覺得開心)。
這次有注意到一件很特別的事,在台灣比賽完大家都穿著跑步的衣服上捷運回家,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這次我也穿著壓縮褲跟球鞋上地鐵。但是全部的日本人都會換上適合街景的衣服,男生幾乎會換穿兩件式的運動服飾,女生大部分就會換回平常穿的服裝,像我這樣穿著鮮豔的跑鞋在路上閒逛的人根本是零!所以以後女孩參加日本的賽事可以帶一套衣服去換穿,這樣回到市區直接慶功宴吃飯的話自己才不會覺得突兀。
 |
跑完不要猶豫就是大吃!!! |
 |
無緣拿到的手工加油旗,就在2016東京馬拉松在出席一次吧XD
|
這次跑東京馬拉松的確有留下一些遺憾,但這個高達99分的賽事,真的很希望可以再有機會參與一次,留下完美的回憶。下次安排的行程可能就不會安排前一天才抵達,應該多一些闊綽的時間準備會更好,我就是太貪心想要跑完以後有大把的時間玩耍,搞得自己起跑前有點疲態。當然還是要事前幾個月好好練習、就能在跑完隔天迅速恢復體力,還有力氣去皇居感受一下令人心曠神怡的村上春樹跑道呢~